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"云浮市農業(yè)農村局"網(wǎng)站 是否繼續(xù)?
水稻條紋葉枯病防治要按照“切斷毒源、治虱防病、綜合治理”的原則,重點加強灰飛虱防治工作,特別是要抓好水稻育秧和本田移栽前期灰飛虱防治的兩個關鍵時期。要因地制宜,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。
一、合理選用抗(耐)病品種。一般秈型品種發(fā)病輕于粳型品種,條紋葉枯病發(fā)生嚴重地區(qū)要優(yōu)先種植抗(耐)病品種,加強抗病品種鑒定篩選,加快抗病品種選育和推廣。
二、清潔田園,防除雜草。在水稻播種和移栽前,要及時清除田邊、溝邊、路邊、渠邊和農田雜草,消除灰飛虱越冬孳生地。
三、加強苗床管理。秧田要遠離麥田和上年發(fā)病重的冬閑田,采取集中連片育秧,減少一代成蟲遷入傳毒幾率。按照控氮、穩(wěn)磷、增鉀的要求,科學施肥,增強植株抗逆性和抗病性,防止過嫩過綠,誘發(fā)灰飛虱危害。
四、嚴格把關,治虱防病。水稻播種出苗后是一代灰飛虱成蟲遷入盛期,也是傳毒高峰期。藥劑防治時要把好以下三關:
一是越冬蟲源地防治,把住減少遷入量關。越冬蟲源地灰飛虱蟲量較大區(qū)域,在化學除草的同時,要做好麥田和農田及周圍的禾本科雜草上的灰飛虱防治,選用敵敵畏、毒死蜱(麥子穗期不宜使用)等藥劑,在灰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防治。
二是秧田期防治,把住前期危害傳毒關。在水稻催芽播種前,選用吡蟲啉、銳勁特等內吸性較強的藥劑,結合水稻種子處理進行藥劑浸種,對干稻種采取咪鮮胺或其他種子處理與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-1000倍液或5%銳勁特懸浮劑800-1000倍液中浸種48小時,然后進行催芽落谷。秧苗立針后,選用速效性強的毒死蜱、敵敵畏與持效性好的銳勁特或吡蟲啉混用,每隔4-5天防治1次,使秧田灰飛虱帶毒蟲控制在1.0頭/尺2以下。移栽前2-3天要用好送嫁藥(起身藥),帶藥移栽。選用菌克毒克等病毒鈍化劑防治1-2次,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,減輕發(fā)病危害程度。
三是本田前期防治,減少再次傳毒關。水稻移栽后,選用噻嗪酮、吡蟲啉、銳勁特等藥劑,在第二、三代灰飛虱卵孵高峰至低齡若蟲高峰期進行防治。同時,要注意交替使用農藥,防止灰飛虱產生抗藥性。
五、應急補救措施。對已發(fā)生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田塊,要及時拔除病株,切斷毒源,防止灰飛虱危害后再次傳毒;對病害發(fā)生重的田塊移密補稀,將健株(蘗)移栽到拔除病株留下的空穴,適當加施速效肥,促進稻苗生長;對病株率達到70%以上的田塊要翻耕改種。
單季晚稻育秧與生長前期是防控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關鍵時期。要加強防控工作督促檢查,指導農戶科學防治。要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(jiān)督管理,開展防治藥劑專項整治,嚴防劣質藥劑影響防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