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"云浮市農業(yè)農村局"網站 是否繼續(xù)?
近年來,我市部分地區(qū)不同程度發(fā)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、瘤矮病、橙葉病、鋸齒葉矮縮病、條紋花葉病等等水稻病毒病。依據今年早稻蟲源、蟲媒帶毒率、品種布局、歷史資料及天氣條件等因素分析,預測今年晚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、瘤矮病、橙葉病等水稻病毒病在我市局部地方的田塊將會加重發(fā)生。為確保我市晚稻生產安全,有效減輕晚稻水稻病毒病的發(fā)生,各級農業(yè)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并及早行動,迅速落實防控措施,切實抓好晚稻病毒病防控工作。水稻病毒病可防可控,但不可治,預防原則:“農業(yè)防治,切斷毒源,治蟲防病,治秧田保大田,治前期保后期”。
一、合理選擇秧田,清除周邊雜草,適時播種
1、早造收割后及時翻犁稻田將殘株深埋土中,同時鏟除田邊、溝邊等處雜草,創(chuàng)造不利于病蟲發(fā)生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以減少稻飛虱和稻葉蟬的寄主和毒源。
2、秧地要遠離病田,盡量集中連片統(tǒng)一育秧。秧田辦田時必須事先施藥以減少潛伏于附近雜草的病毒傳播介體。因地制宜,適期播種。
二、種子處理
方法一:用35%吡蟲啉懸浮劑2000倍液或25%吡蚜酮懸浮劑1500倍液浸種10-12小時,然后催芽播種。
方法二:種子催芽露白后,用25%吡蚜酮懸浮劑8克或35%丁硫克威拌種劑10克拌種1.5-2公斤或60%苯甲·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0克拌種1.5-2公斤(雜交稻),拌常規(guī)稻種2.5-5公斤,待藥液充分吸收后即播種。
三、治蟲防病
1、若不進行種子處理,播種后,在秧苗一葉一針用25%吡蚜酮懸浮劑8-10克加30%毒氟磷15克兌水15公斤噴施。
2、在3-5葉期(約播種后10-15天)結合防治鉆心蟲可用48%毒死蜱噴施,兼治稻飛虱和稻葉蟬。
3、施好送嫁藥:移栽前2-3天用35%吡蟲啉懸浮劑或25吡蚜酮懸浮劑加48%毒死蜱、春雷霉素或咪鮮胺,病蟲兼治,確保插植無病蟲壯秧。施藥時要噴及秧田周邊雜草和稻頭。
4、移栽后7-12天,如本田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及時拔除,并及時補植健苗、施藥治蟲補救,將生產損失降至最低限度。
四、推廣防蟲網覆蓋育秧水稻播種后采用40目防蟲網覆蓋,于移栽前3-4天揭除防蟲網,用25%吡蚜酮懸浮劑8-10克加30%毒氟磷15克、45%毒死蜱、春雷霉素或咪鮮胺30-40毫升兌水15公斤噴施,然后移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