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倒伏后不僅結實率下降,千粒重降低,而且收割困難,病蟲害過重,品質變差,損失過大,一般會減產20%左右。倒伏分根倒伏和莖倒伏兩種,一般根倒伏發(fā)生在蠟熟期后,由于擱田沒擱好,田間長期保水,土壤糊爛,根系發(fā)育差,扎根淺,根系支持力差,形成頭重腳輕,稍經風雨等外力侵襲,就很容易發(fā)生倒伏;莖倒伏一般發(fā)生在抽穗以后,由于施肥不當或密度過高,造成莖稈柔軟,承擔不起上部重量而導致倒伏。
倒伏的原因
①擱田不佳,田間長期保持水層,水稻莖內通氣道膨大,細胞壁變薄,細胞間隔大,組織柔軟疏松,根系發(fā)育不良,發(fā)根數少,根系分布淺,扎根差。
②施肥不當,穗肥施用過早過重,造成基部第一、二節(jié)間拉長,群體過大,莖稈變細,莖鞘儲藏物質少,支撐力差。防止倒伏措施
①科學施肥。穗肥施用時間要準,數量要適宜,這樣有利于莖稈充實,控制基部節(jié)間拉長,從而增強植株的抗倒能力。
②堅持科學灌水。水稻移栽后,寸水活棵,淺水分蘗。土質好的田塊,當畝莖蘗數達預期穗數90%時開始擱田。對土質差的田塊,可等到夠苗時再擱田,擱到水清硬板時再灌水。灌水要前水不見后水,即灌一次水后,待其自然落干1~2天后再灌第二次水。但在水稻分蘗期和抽穗揚花期田間必須保持淺水層。上述灌水方法,有利于根層水氣交換,改善根系生長環(huán)境,促進新根生長和根系下扎,根群擴大,根基支持力增強,抗倒能力也隨之提高。
③堅持防病治蟲。特別是對紋枯病、稻飛虱,要根據病蟲情況,適時用藥防治,以免病蟲危害后引起稻株倒伏。
④增施硅肥。在水稻拔節(jié)初期,每畝施用硅肥10公斤,增強莖稈粗度,提高抗倒能力。
倒伏后的補救
水稻倒伏后要及時補救,其主要措施有:
①及時開溝排水輕擱田。這對減緩紋枯病蔓延,延長葉片功能期,促進籽粒繼續(xù)灌漿,防止穗發(fā)芽和莖稈腐爛,都有積極作用。
②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。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,兌水10公斤葉面噴施。
③用5%井崗霉素100克,兌水10公斤噴施防治紋枯病。井崗霉素和磷酸二氫鉀可以藥肥混施。
④倒伏后不宜扶稻扎把。切記水稻倒伏后不要扶稻扎把,因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順勢向后倒伏的,稻穗、穗莖節(jié)和倒一葉、倒二葉基本都暴露在表面,倒伏后3~5天,由于稻株的自動調節(jié)作用,會使葉片和穗軸自動翹起,特別是倒伏不太嚴重的田塊,稻株自動調節(jié)能力更強。而倒伏后扶稻扎把,反而會人為地破壞稻穗、穗莖、葉片的自然分布,使機械損傷加重,造成倒伏損失更為嚴重。康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