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b id="1ht3i"><legend id="1ht3i"></legend></b>

  • <strike id="1ht3i"><label id="1ht3i"></label></strike>
    您所在位置:首頁 > 云浮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 > 專題專欄 > 消費維權 > 正文
    淡水魚不能生吃!過嘴癮先要防寄生蟲
   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8-31 11:23:31 信息來源:云浮市工商局
    保護視力色:
    字體大?。?/div>
     

     生吃魚不是時尚,危險也會伴隨而來。夏天,消費者吃生魚比其他季節(jié)增多,但健康隱患也隨之而來。近日,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發(fā)布了鮮活淡水魚的消費預警提示,建議消費者切記不生吃淡水魚,烹飪時要燒熟煮透、徹底殺滅寄生蟲,降低感染寄生蟲的風險。

     

    消費者要如何選購鮮活淡水魚呢?

     

     魚作為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的良好來源而成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。一般來講,可分為淡水魚和海水魚。淡水魚是指生活在鹽度低于千分之三的內(nèi)陸淡水中的魚類。我國現(xiàn)有淡水魚1000余種,且以養(yǎng)殖青、草、鰱、鳙四大家魚而聞名世界。

     

     據(jù)悉,淡水魚一般以活魚流通供應市場,消費者習慣購買活的淡水魚,不過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挑選安全無污染的淡水魚呢?

     

     1.觀魚形。污染重的魚,形態(tài)異常,有的頭大尾小,脊椎彎曲甚至出現(xiàn)畸形,還有的表皮發(fā)黃、尾部發(fā)青。

     

     2.看魚眼。飽滿凸出、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;眼球不凸出,眼角膜起皺或眼內(nèi)有淤血的則不新鮮。

     

     3.嗅魚鰓。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,黏液透明,具有海水魚的咸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;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,黏液腥臭。

     

     4.摸魚體。新鮮魚的表面有透明黏液,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,不易脫落;不新鮮魚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,鱗片光澤度差且較易脫落。

     

     5.掐魚肉。新鮮魚肉堅實有彈性,指壓后凹陷立即消失,無異味;不新鮮魚肉稍呈松散,指壓后凹陷消失得較慢,稍有腥臭味。

     

     6.看魚腹。新鮮魚的腹部不膨脹,肛孔呈白色、凹陷;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。

     

     在挑選淡水魚時,應盡量選擇“小”魚,即生物鏈底層的魚類,比如草魚、大頭魚等,它們一般靠吃水草生存,相對于石斑魚、鱸魚、桂魚等兇猛吃肉的魚類,體內(nèi)有害物質(zhì)含量比較低,因而相對安全。對深海魚來說,由于其體積一般較大,因而,吃“小魚”比吃“大魚”安全。這里的“小”,指年齡小,也指個頭。魚的體積越大,含毒量也會較高。

     

     生吃淡水魚,肝吸蟲會找上你

     

     部分淡水魚類內(nèi)臟有毒,尤其是魚膽不可食用,其中含有大量的膽鹽、氰化物、組織胺,誤食將會造成腎臟衰竭或肝臟病變,嚴重的更有生命危險。因此,淡水魚一般宰殺放血,去鱗片、鰓絲,剖肚、去內(nèi)臟。民間曾有“生吞草魚膽可以明目”之說,因此誤食魚膽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常有發(fā)生。

     

     此外,華支睪吸蟲,又叫肝吸蟲,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蟲之一。肝吸蟲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(nèi),人們常吃的青魚、草魚、鰱魚、胖頭魚、鯉魚、鯽魚均可攜帶,它的幼蟲被人吃進去以后,在腸道孵化并爬進膽管,在那里安家。因此經(jīng)常有人說“淡水水產(chǎn)不能生吃”。

     

     肝吸蟲病并不是傳染病,但由于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,因此常出現(xiàn)一家人都感染的現(xiàn)象。肝吸蟲一旦進入人體,可以長期存活,有的可長達二三十年。它主要損害肝臟,可造成膽管炎、膽管結石、膽囊炎、肝硬化、膽管癌等。但除非是急性發(fā)作,一般要過幾年才出現(xiàn)癥狀。造成的癥狀一般包括疲乏、胃痛、食欲不振、厭油膩、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瀉、肝區(qū)隱痛、頭暈等。

     

     東莞人愛吃魚生、魚生粥、打邊爐,因此感染率很高。并且必須知曉的是吃生魚片的時候喝高度酒、蘸芥末、吃大蒜均不能殺死魚肉內(nèi)的寄生蟲。因此,建議消費者不生吃淡水魚,烹飪時要燒熟煮透、徹底殺滅寄生蟲,降低感染寄生蟲的風險。

     

     深海魚可以生吃?

     

     眼下休漁期結束,海鮮供應量增多,不少好這一口的食客有這樣的看法:深海魚少污染,生吃營養(yǎng)價值更高,而且現(xiàn)在天熱,冰鎮(zhèn)著吃清涼爽口而不膩,既美味又消暑。

     

     但專家提醒,事實并非如此。許多海鮮同樣有寄生蟲感染,人類生食這些海鮮同樣可導致寄生蟲病。而芥末、醬油和醋等調(diào)料以及白酒的殺蟲效果其實極有限,冰鎮(zhèn)也同樣滅不了蟲。以一向崇尚各種海鮮刺身的日本人為例,正因生吃或吃未完全煮熟的海鮮太多,該國異尖線蟲病患者逐漸增多。

     

     許多人認為淡水魚、蝦、蟹才有寄生蟲感染,其實不然。自從前些年有關珠三角地區(qū)因吃淡水魚生感染肝吸蟲的相關調(diào)查出來后,很多鐘情吃魚生的食客開始“轉戰(zhàn)”海產(chǎn)品。海鮮雖然沒有肝吸蟲,但同樣有其他寄生蟲,同樣可導致寄生蟲病。

     

     在海魚中,異尖線蟲是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,在世界各大海域的許多海魚身上都有它們的蹤跡。包括我們常吃的三文魚、大馬哈魚、金槍魚、鱈魚、海鰻、石斑魚等海魚,都是異尖線蟲的宿主。

     

     除了有異尖線蟲,海魚身上還有其他寄生蟲。比如,就曾有食客生吃太平洋深海三文魚和孟蘇大馬哈魚而感染闊節(jié)裂頭絳蟲的病例。而除了海魚,其他海產(chǎn)也同樣逃不脫病原體的感染,前幾年,香港就有一名女孩因吃海蝦刺身感染了一種可怕的創(chuàng)傷弧菌,導致第二日發(fā)燒發(fā)冷左臂腫淤潰爛,不得不切除大片壞死肌肉以保命。

     

     那海魚還能吃嗎?海魚營養(yǎng)豐富,只要通過合適的處理方式,還是可以放心進食的。譬如零下20℃冷凍24小時后可有效殺死異尖線蟲。所以,通過冷凍法處理海魚后,可以控制人感染異尖線蟲病的發(fā)生。當然,殺死海鮮內(nèi)的寄生蟲最保險、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高溫。一般的寄生蟲在100℃高溫下,數(shù)分鐘即可被殺死。

     

    TOP】 【打印本頁】 【關閉窗口
    分享到:

    版權所有:云浮市人民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  未經(jīng)許可 不得擅自復制、鏡像     網(wǎng)站地圖   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維護單位: 云浮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信息中心  您是第 1103029 位訪客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530202000010號
    ICP備案號:粵09015554號-1網(wǎng)站標識碼:4453000050
    建議使用IE9.0版本及以上瀏覽器、分辨率1280*960瀏覽本網(wǎng)站  

    微信關注手機版

   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"云浮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"網(wǎng)站 是否繼續(xù)?

    w中文字幕AⅤ一级,无码人妻日韩AV免费,囯产目拍亚洲精品,国产嫖妓无码av
  • <b id="1ht3i"><legend id="1ht3i"></legend></b>

  • <strike id="1ht3i"><label id="1ht3i"></label></strike>